特色文化
一、黑山形象体系
1、黑山精神
团结、创新、务实、争先。上下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解放思想锐意开拓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奋发有为勇往直前的争先精神。
2、黑山之歌
作词:赵英奇
作曲:铁源
演唱:佟铁鑫
黑山啊黑山,沧海桑田八千年。
遗址尘封大吴台,红山文化诉渊源。
张三丰故里啊,二人转起源。
黑山阻击战,威名天下传,威名天下传。
啊!黑山,我的黑山。
铭记你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昨天。
铭记你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昨天。
黑山啊黑山,日新月异展新颜。
碧波荡漾龙湾水,气宇昂然虎头山。
棚改创奇迹啊,广厦入云端。
千亩荷花淀,景色赛江南,景色赛江南。
啊!黑山,我的黑山。
赞美你豪迈的气概,坚定的信念。
赞美你豪迈的气概,坚定的信念。
黑山啊黑山,昂首阔步向明天。
城市园区大发展,宏伟蓝图建强县。
福地蛇盘山啊,万顷米粮川。
钟灵毓秀美,政通人和欢。
啊!黑山,我的黑山。
憧憬你生活的甜美,星光的灿烂。
憧憬你生活的甜美,星光的灿烂。
3、黑山形象标识
黑山形象标识是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面向全社会征集,经国家版权局审核登记。该标识由黑山拼音首字母“H” “S”组成。字母“H”寓意向远方延展,像一张蓝图,美好久远;字母“S”象征城内命脉之河——庞河,在蜿蜒流淌;两个字母“H” “S”构成太极图案,象征“太极黑山·长寿之乡”。
4、黑山形象定位语
太极黑山·长寿之乡。黑山是太极宗师张三丰故里,是“全国武术之乡”,太极拳爱好者已发展到7-8万人。全县百岁以上老人22人,占比为0.049‰,占锦州的三分之一(140人),几乎是全省平均数(0.039‰)的2倍。
二、红色文化
1、义勇军文化
以高鹏振为代表的抗日义勇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高鹏振报号“老梯子”,英城 子乡朝北营子人,于1931年9月27日(距九一八事变仅九天)成立“镇北军”,举起了抗日大旗,创建了全国第一支抗日义勇军队伍。高鹏振还创作了《义勇军誓词歌》,这首歌的歌词及北平抗日救国会派到高鹏振队伍中的张永兴(王立川)后来发表的《血战归来》一文,成为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重要素材之一。张永兴1932年初返回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高鹏振受张永兴影响,曾给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以很大的帮助。高鹏振于1937年6月牺牲。1987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2015年,被国家民政部列入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同一时期,黑山抗日义勇军风起云涌。涌现出了:黑山郑家人郑子丰领导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军团第五支队;黑山人孙宝庄组建的抗日义勇军第一军第二旅;黑山金家岗子人金明宣领导的抗日义勇军混成第三旅第五支队;黑山小东人于会川组建的抗日义勇军独立第一支队;王显廷在白厂门组建的抗日义勇军第一军团第一路军;潘贯儒、苏振生在大虎山龙山组建的抗日义勇军第五路军等等。
这些抗日义勇军在黑山境内取得了五台子大捷、夜袭32孔桥、奇袭绕阳河车站、攻占秦屯车站、攻打大虎山等战斗的胜利,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2、阻击战文化
辽沈战役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取得全面胜利至关重要的一次重大战役,黑山阻击战则是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在黑山、大虎山地区进行的一次坚守防御战斗,为辽沈战役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黑山地处辽西走廊最窄处,是由沈阳通往关内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极为重要。1948年10月15日解放军攻占锦州后,蒋介石强令由东北剿总主力编成的“西进兵团”由廖耀湘指挥,从彰武、新立屯地区南进,企图夺取黑山、大虎山,以便重占锦州,打通北宁路。为阻止廖耀湘兵团西进,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和第1纵队1个师及内蒙军区骑兵第1师在黑山、大虎山地区组织坚守防御。23日,廖耀湘主力先头部队,沿新立屯、芳山镇南下,直逼尖山子、胡家窝棚警戒阵地,战斗打响。24日开始敌人以五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我军阵地全线猛扑,“101”高地首当其冲,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经过三天三夜的惨烈战斗,在东野战士的顽强阻击下,廖兵团的西进计划不仅成为泡影,而且陷入了从锦州昼夜兼程赶来的东野主力的包围之中。26日晚东野发起全面攻击,激战至28日晨,全歼国民党军第九兵团及5个军部、12个师共计10万余人,俘虏了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兼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等多名高级将领。
黑山阻击战作为人民解放军以少胜多、顽强阻击的经典战例,被国防大学列为典型教学内容,定期安排学员(包括外国留学生)来“101”高地现场授课。
三、民俗文化
1.黑山二人转
东北二人转发祥于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这已经得到专家的普遍认可,在国家集成志书《中国曲艺志》、《中国戏曲志》(辽、吉、黑三省卷)中,有明确的阐述。经考证,东北二人转已知最早的艺人是王纶生(老叉婆)。据1918年撰《锦县志略》之《名伶》篇载:王纶生(1723~1776),名蹇,字纶生,一名笑尘。锦州镇远堡(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人,号“老叉婆”。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癸卯生。生时家衰,其父以头巾包裹,故名蹇字纶生。
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地处辽西走廊的咽喉,又有白厂门、半拉门等边关集镇,自古以来就商贾云集,经济繁荣。特别是黑山有个东北最大的马市,有好多大车店,招引来关内外特别是当地周边好多民间艺人在此卖艺谋生。他们把当地秧歌和外地莲花落、相声、梆子、影调、十不闲等多种民间艺术不断的杂交融合、推陈出新,产生了早期的东北二人转。特别是唱莲花落的艺人,他们手持大板或手玉子,见景生情,现编现唱,很受欢迎,对黑山二人转的影响最大,艺风所染融会贯通,慢慢形成了板头硬,嘴皮子干脆利落,节奏力度鲜明,“犹如快刀切豆腐,四面见光”的黑山二人转演唱特色。黑山的张相臣、王义、李秀媛是代表人物。
黑山二人转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突出了二人转以说唱性为主的艺术特征。二人转的赶板夺字、抱板的演唱技巧就首发于黑山。
2006年6月,东北二人转(黑山)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山二人转艺术所代表的西派风格特色鲜明,技艺高超,以唱功、说功、绝活见长,重板头,擅长抱板、滚板等,味正腔浓,唱腔丰富。
2.朱丽红满族剪纸
2012年,朱丽红满族剪纸被锦州市政府评为第三批市级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朱丽红本人是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太和乡稍户村农民,是其家族满族剪纸的第五代传承人。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2006年被锦州市非遗中心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0年锦州市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年来锦州市非遗中心一直进行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的传承和保护工作。2015年黑山胡家小学因把剪纸可作为他们的特色教育而被市非遗中心定为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基地,进行着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2018年文化馆非遗中心申报李桂秋为市级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作为代表性传承人她肩负着传承和保护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的职责,多次参与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文化馆举办的剪纸培训班,在传承、发展黑山剪纸技艺的同时,传承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技艺。
3.黑山皮影戏
黑山皮影戏属于中国北方影戏的一支,传承至今已有200来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姜屯镇王甸子和胡家镇小荒。
黑山皮影戏共有三枝师承五代传人。黑山皮影戏的第一代传人肖勇曾进过大帅府演出;第二代传人曾在辽西地区及阜新、新民等地演出;第三代传人马生山现年已87岁,他13岁开始学艺,早年曾在绕阳河苇场工作,因热衷从事皮影而辞去公职;并曾在五十年代初期组团在黑山电影院义演为抗美援朝捐款,当时演出名角荟萃,曾引起很大轰动;70年代黑山皮影戏团的演出足迹遍及城乡,最远曾到过黑龙江漠河、吉林德会等地演出。当年,皮影戏班活跃在全县各城镇乡村,看皮影戏成了最受城乡百姓欢迎的业余文化生活。
黑山皮影戏集河北皮影和东北皮影于一身,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黑山皮影艺术,表现了独特的地域、民族、审美取向,其创作手法特色鲜明,文化符号完整,是祖国民间文化珍宝
黑山皮影戏在2007年6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省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4.传统泥塑彩绘
传统泥塑彩绘是享誉国内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史广和是黑山传统泥塑彩绘的创始人,他的儿子史宝海继承了他的技艺,史宝海在学习许多前辈技艺的基础上形成了史氏传泥塑彩绘的独特风格。在彩塑领域与天津“泥人张”齐名,他以家族形式传承彩塑、壁画、彩画、木雕等。他技艺高超,作品色彩明丽,曾受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艺术大师张仃先生的赞扬,成为北方地区彩塑艺术的代表。现在史宝海的孙子史延林、史延春兄弟二人成为传统泥塑彩绘的传承人。
传统泥塑彩绘在2011年8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四批省级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5.黑山玛瑙雕
黑山玛瑙雕历史悠久,据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志记载,明代黑山手工业就十分发达,黑山玛瑙雕刻业在当时也十分兴旺。由于黑山境内的六合、火石岭子等地盛产玛瑙,促使黑山玛瑙雕技艺不断传承,由原来简单的雕刻工艺不断发展成为后来精细雕刻的玛瑙雕刻,使黑山玛瑙雕经过多年的传承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以李铁光为代表的黑山玛瑙雕大师多年来潜心研究素雕工艺,使黑山玛瑙雕逐渐形成了以素活见长,雅活精、俏、绝的独特艺术风格。
李铁光的作品集中体现了黑山玛瑙雕的艺术特色,成为黑山玛瑙雕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创意新颖、造型别致、工艺考究、独具匠心。雅活表现为精、俏、绝的艺术特色。精:雕刻精美,巧夺天工。俏:为天之造化,充分利用玛瑙的天然俏色、纹理质感。表现人间万物的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绝:为天人合一,使作品源于自然且高于自然,且能集诗书画印于一炉、使之成为出神入化的绝品。同时他在玛瑙的用料上敢于创新,在锦州地区最早大胆采用带有矾包的玛瑙料雕刻作品,使作品更加逼真、传神。黑山玛瑙雕的许多作品分别在全国的天工奖和省级“玉玦杯”大赛中摘金夺银,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
黑山玛瑙雕在2009年4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第三批省级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四、太极文化
1、张三丰文化
张三丰是元明之际集道学、武学和文学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太极拳的创始人。
1993年,经锦州市渤海大学区域文化研究所所长李树基教授考证,张三丰为辽东懿洲粱渔务(今黑山姜屯土城子)人,生于蒙古定宗三年(1248年)。张三丰五岁开始接触道家文化,14岁考取秀才,18岁经元朝平章政事廉希宪举荐任博陵县令,未及二年既辞官云游。1324年至武当山习武修道,成为一代宗师。
张三丰作为历史文化名人和道教名家,其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在全国乃至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地区都非常之大,尤其是海外的华人华侨,对中华本土的道教文化和对张三丰这样的真人崇拜都非常注重。
黑山作为张三丰故里,自李树基教授考据之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辽西区域文化研究会为此在黑山还专门召开学术研讨会,明确这一考证结果。特别是2000年,黑山在姜屯镇莲花湖畔的三丰故里修建了“张三丰祠”后,经过了十几年的宣传、打造,在各地及广大民众中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以太极拳为特色的全民健身
黑山作为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文化在黑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黑山的武术爱好者在各级比赛中摘金夺银,屡次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太极拳在黑山更是有着庞大的习练队伍,在黑山的所有广场及小区空地,到处可以见到太极拳习练者的身影。
2015年县政府聘请了杨式太极拳传人赵幼斌到黑山传授杨式太极拳,八极拳传人吴连枝到黑山讲学,黑山成为武术进校园传承基地,杨式太极拳传承基地。太极拳走进了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各乡镇学校、机关、街道、军警营,掀起了太极拳习练热潮,在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组织太极文化节大型展演,逐渐形成了具有黑山特色的全民健身模式。随着黑山以太极拳为特色的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着力形成具有黑山特色的太极文化品牌,使我县的太极拳推广活动逐渐形成较强的对外影响力。